曼谷的小象教案

时间:2024-05-02 20:39:33
曼谷的小象教案

曼谷的小象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曼谷的小象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曼谷的小象教案1

笔者曾听过不少老师讲《曼谷的小象》,大多数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小象的身上,不厌其烦地分析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以认识小象的聪明乖巧。但这一篇文章真的是在表现这头动物吗?笔者深入思考之后,觉得作者的表现对象并非小象,而是它的主人阿玲。再深入一想,又似乎不止阿玲。于是笔者细细地品读了一次课文。读完后,就掩卷,但未再深思,而是就全文去“感觉”,在那样的环境中,地上、天上、眼前、耳边,参与故事的人、物,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结束……总觉得那么富有诗意。怎么回事,一个突然产生的直觉告诉我:美!——处处洋溢着美的一篇充满画意的诗;又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于是我明白了,美,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教法也就随之而来了,于是,产生了这个课例。因此我认为,上述的这一点“觉悟”,是这个课例之所以能有一些新意的关键。

教师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得益于“感觉”,所以上课时,也引导学生去感觉。这个“感觉”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妙,有些不可捉摸,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性地理解体会。不要搞那么多理性化的分析,让学生去“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是这样感觉、想象、读悟过来的。

着力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当然还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在大量的默读、朗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但培育了审美的情趣和能力,也非常自然地实践了语言学习,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在阅读中,学生对“点缀”“颠簸”“潇洒”等词语的理解过程,对阿玲没说一句话,作者没写她的外貌,汽车陷入泥坑美不美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风趣,幽默、灵活、巧妙,而且深化了对美的理解。最后归结到的“生活美”、“爱心美”,是对课文的内涵最深刻、最有分量的认识。

曼谷的小象教案2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一个“积累运用”组成。课文都是围绕“崇高的真挚的情”来写的,热情赞扬了人世间美好的感情和人的美好心灵。《曼谷的小象》讲述了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使人们感受到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极为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讴歌了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难忘的八个字》记叙的是一个残疾小女孩在一次课堂上听到老师跟她说的“八个字”,从而改变了她对整个人生看法的故事,赞扬了伦纳德老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香玉剧社号”飞机》通过描写豫剧表演艺术家赏常香玉带领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事,充分地表现了一位艺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中,我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反复进行阅读实践,使其进入自由自主的学习状态,紧扣语言文字边读边想,自悟自得,体会文中的物美、人美与情美。2、重视文章表达方法的指导。

3、注意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4、抓住环境描写的语句,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环境描写与表现人物品质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培养。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课文所记叙的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事,感受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悦耳”、“沉思”、“绝技”、“佩服”、“焕然一新”等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能用“悦耳”、“赞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7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感悟热心助人的泰国妇女阿玲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和阿玲的三次微笑体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有关大象的录象。

2、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学难点 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与作者表达的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审题质疑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象吗?有没有看过象的表演?大象它看起来很笨重,但表演起来却非常灵活。尤其是那引人注目的长鼻子,更让人赞不绝口。其实,象不仅在动物园里是大家的好朋友,在生活中,它更是得力的好帮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曼谷,看看那里的可爱的小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29课《曼谷的小象》。

2、审题质疑:曼谷的小象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象?为什么要写曼谷的小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上述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朗读课文,画句欣赏

1、同学们,泰国的风景美吗?自己快速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

2、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景色描写句子。读后引导学生欣赏曼谷近郊景色之美。

(1)“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2)“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3)“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4)“……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3、投影去掉括号里色彩描写部分,进行对比,哪种写法好?为什么?当然是不去掉句子中的色彩部分描写的写法好。加上这些色彩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具体。

4、再读一读以上四句话,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5、体会曼谷的三次雾色美。请你仔细想一想,为什么雾色会有这三次变化。注意联系前面我们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景色确实很美。 ……此处隐藏27812个字……:38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什么?

①第一层(34自然段),写司机正急于找人帮忙,阿玲和小象出现。

A 指读第二层,思考:阿玲和小象是怎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

B句具体描写了晨雾绚丽的色彩和铜铃声的优美动听

C 品析:这句话中为什么用飘不用传?(一个飘字,写出了铜铃声由远到近,轻快悠扬。)

D 指导朗读:要读得轻快、优美。

②第二层(56自然段),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板书:拉车)

A 默读第二层,思考: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划出有关句子)。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板书:阿玲、拍拍、贴贴、指指)(区别拍拍拍;贴贴贴。通过做动作,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品读,语气要轻一些。)

B 结合上文解释胸有成竹

C东一掀,西一撬具体写出小象拉车的动作。(板书:小象东一掀、西一撬)

D 从阿玲指挥小象拉车,说明什么?(阿玲热情助人,表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板书:纯朴、热情、乐于助人

③第三层(78自然段),写阿玲指挥小象洗车和作者赞叹。自读课文,边读边思:

A 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车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的?

(划出描写阿玲神态和动作词语:笑眯眯、摇摇头、轻轻摸、指了指。)

B 从阿玲的神态动作说明了什么?(纯朴、热情、能干。)

C 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重点是描写阿玲神态动作的词语,作用是具体写出阿玲指挥小象洗车的熟练,并表现了她的热情、朴实。潇洒原指人自然大方,不拘束;文中用拟人的方法形容小象取水过程中,毫不费力,自然大方的神态。)(板书:伸、冲、喷)

D 结合句子理解焕然一新的意思。

E 怎样理解作者发出的两次感叹?(引导学生先念有关句子,理解词语和句子。)(板书:聪明、能干、潇洒、乖巧)

F 指导有表情地朗读。(体会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导读第九自然段。

(1)齐读课文,想想这段写什么?

(第(2)句具体写出阿玲离去时的神态,行进动作和晨雾的变化,说明时间在推移。)(板书:阿玲、小象离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导读第12自然段。

(1)指读,思考:

①这段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

②汽车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坑里的?(板书:陷车)

(2)理解泥泞不堪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作者写小象和阿玲有什么关系?

2、记叙的顺序。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叙了事情的起因(陷车)经过(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结果(阿玲和小象离去)。(边指导边板书)

曼谷的小象教案14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游客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美景时,所乘坐的汽车却陷进泥坑无法拉出来。大家心里非常着急和无可奈何!正在这时候(幻灯)阿铃带着小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新授:

(1) 现在请大家先朗读课文4到8节,然后再思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幻灯)

这头小象是怎么帮助中国游客的呢?

(2)小组讨论:找出描写小象拉车的句子。(幻灯——齐读)

交流:找出小象拉车的动词(幻灯——点出掀,撬,拉)

掀:使遮盖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示范:掀开铅笔盒)

撬:把棍棒或刀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压另一头。(示范:撬起铅笔盒)

师述:小象会用鼻子“东一掀,西一撬”说明它什么?(说明它会观察地形,会动脑子,选择合适的用力方法。小象拉车方法巧,速度快。

(3) 面对这么聪明的小象,难怪作者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幻灯)

(4) “奇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练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过渡:对!因为面对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而小象却轻松又快速地把车拉出来,这一绝技真是一种奇迹。那它还有其它绝技吗!(还会洗车)

(5)分组朗读第6节,并找出描写小象洗车的句子。(幻灯)找出小象洗车时的动词?

同桌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看哪组读得最好。

(6)师: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汽车,中国游客再一次地被小象的绝技所惊呆了,难怪作者又一次地发出赞叹(幻灯)范读

小结: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小象天生就会这些本领吗?

过渡:是呀,如果没有阿铃我们就看不到这么聪明和乖巧的小象。阿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幻灯)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阿铃外貌的句子。(幻灯——齐读),你能用哪个字来形容阿铃的外貌。

(7) 美丽的阿铃究竟是如何指挥小象拉车的呢?

男生读第5节,然后请各组找一找书中的有关句子。(幻灯)

师述:阿玲一见中国游客的车陷进泥坑,是不是立刻就让小象“上去拉车”?(对,她没有)。

(8) 同桌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阿铃指挥小象的句子说一说。

指导朗读:齐读,体会阿铃做事认真观察,考虑周到。

(9)找出阿铃指挥小象所用的词语。(幻灯——拍拍,贴贴,指了指)

那这些叠词体现了阿铃对小象怎样的态度?(亲切,温柔)。

过渡:面对阿铃小象听懂了他这些亲切却无声的语言。轻松地把汽车拉了出来。

(10)说话训练

1,阿铃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说出来。(幻灯)

小组讨论,交流

(11)那阿铃又是怎样指挥小象洗车的呢?

个别读第7节,各自找出有关句子。(幻灯)女生读,用了哪些动词?(幻灯)

(12)说话训练

2:阿铃轻轻摸着小象的长鼻子,又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象对它说什么?

过渡:聪明乖巧的小象非常清楚主人的意图,把车洗得干干净净。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件事情中,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阿铃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而再地对我们微笑。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义呢?同学们能不能从她的微笑中读懂她是在说些什么?

(13)再次朗读4到8节,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幻灯)

1.在()时,阿铃“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

2.在()时,阿铃“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3.在()时,“阿铃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

(14)分组演一演,阿铃指挥小象拉车和洗车的片段。

三、总结:

通过对全文的学习聪明乖巧的小象,你认为阿铃是个怎样的人?(幻灯:人美心更美)

其实,阿铃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我们从阿铃身上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曼谷的小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